跳到主要內容

藏品資訊

藏品資訊-直式[電腦版] 藏品資訊-橫式[行動版]
:::
十月醞釀之一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十月醞釀之一

文樓

版畫

1978

長:61 x 寬:42 (cm)

登錄號:2020-02-2844

文樓(1933-),出生於廣東新會縣,幼時移民至越南,並於西貢完成中學學業。1953年進入臺南成功大學建築系就讀,但對藝術抱有更大熱情,不久遂轉入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。1958年,自師大畢業後,在彰化中學擔任兩年教職;1960年移居香港,持續拓展藝術生涯。1965年獲美國國際教育學院贊助,前往歐美進行為期一年的藝術考察與研究,而後任教於香港大學、中國廣州美術學院、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等,曾於1969年獲日本大阪博覽會香港館雕塑製作獎,2001年獲頒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等諸多殊榮,是雕刻藝術專業領域的箇中高手。
大學時期的文樓擅用水彩和油畫,從實景到抽象符號,無所不能,並嘗試將中國書法技巧與油畫結合,表達自身對中國文化的熱情與崇敬。在歐美留學期間,文樓深深感受到雕塑藝術的魅力,於是決意從二度空間轉至三度空間。文樓擅長鋁、黃銅、石膏等雕刻媒材,其作品不僅反映創作者的獨特思維,也反映了歷史、文化、社會環境等許多面向,例如,在六〇年代末期,藝術家投身於香港文化的尋根熱潮,開始大量運用古文字、圖騰等作為創作主題,之後使用三角紋、陰陽變易等圖象,形成新舊交融、構圖均衡的佳作。
《十月醞釀之一》作於1978年,分裂自1970年的兩件大型造形創作:《立方形》和《陰陽》。原是三度空間的立體,已被轉為版畫上的平面造型,凹凸有致,極具現代感,形似古代器物上的紋飾,充滿神秘又富有想像力。此件作品顯示出藝術家重視先民的智慧與文化,同時不受限於東西方雕塑造型之美感要求,積極向大自然取經,將原本粗曠笨拙的金屬、石膏等媒材重新賦予源源不絕的生命動能。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